導演戴維--成長中對電影的感悟
導演戴維 作品
“拍電影就是翻越大山,每邁一腳都會離成功更近一步,把到達山頂你所看見的帶給觀眾,那才是平地上看不見的風景和不一樣故事。從一筆筆劇本的創(chuàng)作,到一個個場景的選擇,到一名名演員的篩選,到一幅幅鏡頭的拍攝,到一刀刀素材的剪輯,這是多么龐大的工程。我時常告誡自己——你望而卻步了嗎?我沒有,我在追尋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理想”。這是在戴維導演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信息。
采訪之際,戴維導演的電影《奔跑的少年》正在熱映,也正是這部獲獎無數(shù)的超低成本電影,讓這名新銳導演走進了記者的視線。
在電影未播出之前,《奔跑的少年》在多個國際國內電影節(jié)上斬獲不同獎項: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(jié)最佳兒童電影獎、最佳男主角獎。都勻電影電視節(jié)最佳青少年影片導演獎。西班牙馬德里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外語片導演提名獎。米蘭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導演提名。布魯塞爾西歐國際電影節(jié)、荷蘭新視野國際電影節(jié)、溫哥華華語電影節(jié)等八個電影節(jié)十余項大獎提名。此外影片還入選教育部、中宣部“第39批向中小學生推薦優(yōu)秀影片”。
這部源于生活的現(xiàn)實題材的作品吸引了無數(shù)媒體的目光,沒有大卡司,沒有大制作,但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,靠著超強的口碑殺出重圍,引發(fā)觀眾的討論。電影《奔跑的少年》取材于真實人物故事,講述了中國新疆和田地區(qū)沙漠中心一群從未接觸過足球的鄉(xiāng)村少年,克服重重困難,為了夢想頑強拼搏揮灑汗水,最終收獲成功燃燒夢想之火的勵志感人故事。片中本色出演的鄉(xiāng)村少年們,用最原生態(tài)的感情自然流露,使得影片的生命基調更加亮麗,故事中的激情讓觀眾淚目。很多觀眾看完后,給予了震撼心靈的評價。顯然,無論故事情節(jié),還是精彩程度,《奔跑的少年》都不應該被埋沒。
獲悉,戴維導演曾先后赴英、法、美等國考察學習特種電影制作,掌握動畫,CG視效,VR,立體電影,環(huán)幕、巨幕、穹幕電影,科幻魔幻電影前后期的拍攝制作技術。深入探索《變形金剛》和《阿凡達》等科技類電影的制作流程。2011年拍攝了全球首部真人實拍4D環(huán)幕電影《秦皇求仙》,之后又接拍4D環(huán)幕電影《恐怖博物館》等多部環(huán)幕、穹幕、巨幕、水幕3D和4D等高科技特種電影,均獲國內外業(yè)界的一致好評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特種電影領域的先河。但遺憾的是特種電影需要到類似科技館的特種放映廳才能觀看,這也是戴維導演回國扎根北京,拍攝傳統(tǒng)電影的一個原因。
有些導演一年拍五部作品,以此炫耀自己的能力和成就。戴維導演表示:“不會去做高產導演,作品在于精而不是多,我會保持原則,一年內不會拍攝兩部以上作品,會負責任的全身心投入到前、中、后期創(chuàng)作,一步一個腳印,寧缺毋濫”。這就是一名優(yōu)秀導演的責任和品格。
2016年,戴維導演拍攝了樂視自制劇《蘇染染追夫記》,這部投資僅幾百萬的50集古裝劇,在同行眼里,也許是個不能完成的任務。但在拍攝時憑著對影視的熱愛和執(zhí)著,每天只睡3小時,以51天拍攝計劃,一天拍攝一集的速度完成了任務。這部戲的拍攝雖然很苦,但因為這部劇,積累了豐富的拍攝經驗。“沒有人比得了我的拍攝速度”,戴維導演笑著說,隨后他又陷入沉思,眼中含著淚水,“太苦了,時間太緊了,剛開始想著怎么拍好,最后時間逼著我只能拍完,留下太多的遺憾”。這部連調色費和抹威亞都拮據(jù)的劇,當年也創(chuàng)造了4億點擊的好成績。
2017年,戴維導演受邀拍攝了網絡電影《霍家拳之威震山河》。以武德思想“真正的武者比的不是打趴下多少人,而是能扶起多少人”為主題的正能量電影,獲得2018年南非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導演提名,最佳攝影獎。2018年第三屆寧波國際微電影節(jié)最佳導演提名,最佳編劇獎。2018年第六屆兩岸廣播影視論壇兩岸影響力影片。2018年首屆廣州藝美獎最佳導演提名,最佳動作電影獎。
2018年,戴維導演一年以一部電影的計劃,拍攝了一部以“救贖”為主題,關于女性被性侵關愛的電影《無辜囚徒》,該片獲得印度電影最佳女主角獎。美國圣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(jié)最佳女配角獎。米蘭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導演提名、最佳攝影、最佳女主角提名。溫哥華華語國際電影節(jié)入圍。目前仍在電影節(jié)預熱中,計劃2020年初上映。
戴維導演三年接連拍攝的三部電影,都受到國內外不同電影節(jié)的青睞肯定,不得不佩服導演的認真和執(zhí)著。
當問及導演有什么靈丹妙藥時,導演侃侃而談的分享了成長中對電影的感悟:“電影三大類,人與人斗,人與自然斗,人與自己斗。以前做電影只專注故事,我現(xiàn)在更關心的是一部電影通過故事能表達什么主題和思想情懷。觀眾看電影也許看的是熱鬧,但作為電影人,要給熱鬧的同時,還要給觀眾思想上,更有深度的東西,這就是營養(yǎng)。好的作品一定是由視覺看點和思想內涵構成。我追求我的電影營養(yǎng)里還藏著智慧。這幾年我拍過多種類型的電影,比如文藝片、武俠片、動作片、愛情片,為的是不想被“江湖”定性束縛。做導演只要有足夠的文化基礎和拍攝技術,加上絕對的認真和付出,就有能力駕馭任何類型的電影。每部電影我都把他當作是一次考研。拍文藝片,就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去講商業(yè)電影的故事,挖掘思想和人性。任何類型電影都離不開故事,任何故事離不開主題,任何主題離不思想,這就是電影的核和內涵。我認為每種題材的電影都有市場,前提是你要用心拍好他,細節(jié)決定成敗!好的細節(jié)想法和藝術靈感,一定是深厚的文化底蘊積累碰撞出來的”。
“中國導演都是在觀眾的口水中罵大的”,談到這個問題,導演瞪大了標志性的眼睛,一時不知怎么回答,經過片刻的思緒整理,敏銳作出回答:“我早期拍的電影不及人民幣百來萬投資,但觀眾不買帳,他要拿去和上十億投資的美國大片比。在嘴炮的攻擊下,很長時間心里不平衡。我們中國的電影工業(yè)不發(fā)達,沒有電影工業(yè)體系。好萊塢的幕后工種都比我們要多幾十個,而我們是一個人干好幾個人的活。希望中國電影觀眾對中國電影人少一些謾罵,多一些鼓勵,我們還在成長。我相信未來的中國電影和美國大片比差距會越來越小”。
文化根植于生活,電影的題材也是來自生活。好電影不能只在乎票房的成敗,忽視電影真正的內涵。中國電影和文化正在崛起,不斷地在創(chuàng)造新的記錄。最后希望戴維導演緊跟復興的步伐,今后能制作出更加優(yōu)良創(chuàng)新的作品,口碑票房雙豐收,我們一起期待。
導演戴維 作品導演戴維 作品導演戴維導演戴維導演戴維導演戴維導演戴維 作品導演戴維 作品導演戴維 作品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